從前有一則水煮青蛙的寓言:如果把一隻青蛙放在沸水中,牠便會縱身而出;如果把一隻青蛙放進溫水中,牠會感到舒舒服服的。然後你再慢慢昇溫,即使昇至攝氏80度,青蛙也仍然會若無其事地待在那水裡。隨著溫度的繼續上昇至90-100度時,青蛙就會變得越來越虛弱,在此情況下,青蛙已經失去自我脫險的能力了,直至把牠煮熟為止。在第二種狀況下,青蛙為什麼不能自我擺脫險境呢?


這是因為青蛙內部感應自下而上威脅的器官,只能感應出激烈的環境變化,而對緩慢、漸進的環境變化卻不能及時做出感應。
這就是一種「青蛙效應」。「青蛙效應」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12.情緒效應


古希臘有個傑出的哲學家叫德漠克利特,他總是笑臉迎人,不擺架子,被人美稱為"含笑哲學家"。現在的商店、賓館的服務員都開展了"微笑服務",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情緒效應。同樣,如果我們在平時,特別是在班主任工作不順利或情緒不好的時候能注意調整,多給學生以笑臉,給學生以信任,為學生的成長創造一個寬鬆的心理環境,那麼,在學生犯錯誤時,即使我們嚴厲地批評他,他也會認為這是為他好,從而能虛心地接受我們的批評。


113.權威效應


就是指說話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則所說的話容易引起別人重視,並相信其正確性,即「人微言輕、人貴言重」。「權威效應」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於人們有「安全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往往是正確的楷模,服從他們會使自己具備安全感,增加不會出錯的「保險係數」;其次是由於人們有「讚許心理」,即人們總認為權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會規範相一致,按照權威人物的要求去做,會得到各方面的讚許和獎勵。在現實生活中,利用「權威效應」的例子很多:做廣告時請權威人物讚譽某種產品,在辯論說理時引用權威人物的話作為論據等等。在人際交往中,利用「權威效應」,還能夠達到引導或改變對方的態度和行為的目的。


114.熱手效應


如果籃球隊員投籃連續命中,球迷一般都相信球員「手感好」,下次投籃還會得分。在輪盤遊戲中,賭徒往往認定其中的紅黑兩色會交替出現,如果之前紅色出現過多,下次更可能出現黑色。可是,直覺未必是靠得住的。事實上,第一次投籃和第二次投籃是否命中沒有任何聯繫,轉動一回輪盤,紅色和黑色出現的機會也總是0.5。


就像受「熱手效應」誤導的球迷或受「賭徒謬誤」左右的賭徒,投資者預測股價也容易受到之前價格信息的影響,用直覺代替理性分析,產生所謂的「啟髮式心理」。舉個例子,一家製藥公司的股價長期上揚,在初期,投資者可能表現為「熱手效應」,認為股價的走勢會持續,「買漲不買跌」;可一旦股價一直高位上揚,投資者又擔心上漲空間越來越小,價格走勢會「反轉」,所以賣出的傾向增強,產生「賭徒謬誤」。「『熱手效應』與『賭徒謬誤』都來自人們心理學上的認知偏差-即認為一系列事件的結果都在某種程度上隱含了自相關的關係」。由南京大學商學院的林樹、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和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俞喬、湯震宇、周建四位學者組成的團隊,利用心理學實驗的方法研究了中國的個體投資者在面對過去股價信息時的交易行為與心理預期。


林樹、俞喬等發表在《經濟研究》8月號、題為《投資者「熱手效應」與「賭徒謬誤」的心理實驗研究》的文章發現,「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具有較高教育程度的個人投資者或潛在個人投資者中,『賭徒謬誤』效應對股價序列變化的作用均要強於『熱手效應』,佔據支配地位」,也就是說,無論股價連續上漲還是下跌,投資者更願意相信價格走勢會逆向反轉。根據這一發現,研究認為「在中國股票市場處於中長期『熊市』時,較高知識水平的個體投資者存在預期市場回升的基本心理動力。」


115.熱爐法則


每個單位都有規章制度,單位中的任何人觸犯規章制度都要受到懲處。「熱爐」法則形象地闡述了懲處原則:
1、熱爐火紅,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爐子是熱的,是會灼傷人的——警告性原則。領導者要經常對下屬進行規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勸戒不要觸犯規章制度,否則會受到懲處。
2、每當你碰到熱爐,肯定會被火灼傷——一致性原則。「說」和「做」是一致的,說到就會做到。也就是說只要觸犯單位的規章制度,就一定會受到懲處。
3、當你碰到熱爐時,立即就會被灼傷——即時性原則。懲處必須在錯誤行為發生後立即進行,決不能拖泥帶水,決不能有時間差,以便達到使犯錯人及時改正錯誤行為的目的.  
4、不管是誰碰到熱爐,都會被灼傷——公平性原則。不論是管理者還是下屬,只要觸犯單位的規章制度,都要受到懲處。在單位規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116.人耳的遮蔽效應(The Masking effect)


蔽效應表現在強信號會遮蔽鄰近頻率的弱信號。用生活經驗來說,在安靜的房間中,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可到了大街上,就算手機音量調到最大,來電時也未必能聽見,而手機的聲音確確實實是存在的,原因就是被周圍更大的聲音遮蔽了。有了對遮蔽效應的研究成果,編碼器就能根據已建立的數學模型,計算強信號對附近弱信號的遮蔽,把能引起人們注意的聲音才保留。


我們在於人交流時形成的印象往往與真實情況有所差別,是什麼原因呢?其實是一些「效應」在作怪。瞭解一些交往心理學知識,瞭解印象形成的一些「效應」,我們可以學會怎樣留給他人一個好印象,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克服這些效應的消極作用。


117.人際吸引律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只有具備了對某人積極和正面評價的心理傾向,才會產生深入交往的願望和要求。


118.人際鄰近律


在很多情況下,人際吸引是以空間的接近為先決條件的,這就是人際鄰近律。


119.人際相似律


人與人在思想觀念和社會生活方面的相同和近似因素,能夠使人際間產生相互吸引。


120.人際互補律


人與人在需要的具體內容上能夠相互滿足,會產生強烈的人際間相互吸引。


121.人際相悅律


人與人在感情上的融洽和相互喜歡,可以強化人際間的相互吸引。


122.人際互動效應


《詩經》中的《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便是生動的互動效應。人際交往中由於一方給予另一方的獎(懲)、恩(怨),另一方產生相應的獎(懲)、恩(怨)交換的效應即為人際互動效應。這種交換與互動,可以是積極、肯定的,也可以是消極、否定的。你愛別人,才會獲得別人的愛。


123.軟化效應


「軟化」是相對於「硬化』而言的。在管理學中,權力、制度作為管理者的手段,對人言行的約束確實具有不可抗拒性的功效。但是,僅僅依靠權力和制度所創造的管理氣氛顯得冷冰冰、硬邦邦的,可以稱之為一種「硬化」的環境。而實行民主管理,教師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同學之間相親相愛、互相幫助,則能夠使人心情舒暢、情緒穩定,造成一種團結向上的人文環境,這種環境可稱為「軟化」環境。


「軟化」和「硬化」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效果卻有天壤之別。「硬化」的管理環境,往往導致專制,產生對立。誠然,專制可以營造鴉雀無聲的氛圍,可以養成學生服從的習慣。在「應試教育」的條件下,很多班主任老師對此習以為常甚至心安理得。實質上,這種教育氛圍的營造和學生習慣的養成所帶來的後果是十分可怕的:它不僅泯滅了學生最寶貴的「天性」——好奇心、探索慾望、創新精神和獨立意識,而且還很容易造成學生的表裡不一、口服心不服以及師生之間的對立。


美國有位教育專家曾以「心目中喜歡的老師」為題對九萬名學生作了調查。結果顯示,教師有十二種素質最受學生喜愛:友善的態度、尊重教室裡每一個人、耐性、興趣廣泛、良好的儀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行、對個人關注、勇於信錯、寬容、頗有辦法。總括這十二條,不難發現,學生們希望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能夠民主一些,有一個適合他們成長的「軟化」的學習環境。「軟化」的環境可以使學生情緒上鎮定、安靜,意志上振作、向上,可以減少學生的偏激、衝動、生硬等行為,可以緩解學生心理的緊張度和煩躁感。
 
124.銳化效應


在社會知覺中,波斯托曼作了有趣的實驗,事先對人們所重視的價值作了調查,接著把與這種價值有關的單詞在銀幕上用瞬時顯示器進行提示。當測定各人的認知閾限時發現,以前認為價值越大的單詞,認知閾限就越低。也就是說,人的價值觀對其知覺是有促進作用的。像這種由主體方面的內在條件而促進知覺的作用,就叫做知覺的銳化效應。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價值觀,使學生的知。
 
125.社會惰化效應


社會心理學把一個人在群體中工作不如單獨一個人工作時更努力的傾向稱為社會惰化效應。按課前預想,合作學習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即整體效果大於部分之和的效果;但在合作學習中,往往能發現小組成員你推我讓,抱怨所分配的任務太多或不喜歡,習慣把困難推給其他成員,最終不能完成任務,造成整體小於部分效果的社會惰化效應。造成惰化的原因之一是不公平感。人們常常習慣把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獎勵與別人(或過去的自己)付出的努力和所得的獎勵進行比較,如果比較的結果證明是公平的、合理的,那麼就會心情舒暢地繼續努力工作,如果比較的結果得出相反的結果,就會產生不公平感,影響其積極性的發揮(公平理論,亞當斯,1965年)。


原因之二是「責任分散」。所謂責任分散是指在與他人共同工作時,個人有責任感下降,將工作推給別人去做的傾向。產生責任分散的原因是指向群體的責任壓力在群體中分散開來,落到每一個人身上的責任就很少了。因此,個人沒有什麼責任壓力,而且互相依賴,所以產生推諉。我們看到,人越多,責任分散得越厲害,個人的責任感越低,而減少人數,會增強責任感。總之,如果學生認為自己的貢獻無法被衡量時,合作小組的合作效率就會下降。所以為了削弱社會惰化效應,在合作學習中,應該增強學生的公平感,公平、客觀地測量小組的每個成員所完成的任務質量和數量;同時在安排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應該使學生明確學習的共同目標,進行明確細緻地分工,責任落實到每個小組成員,強化學生的角色意識,增強人們的責任感,嚴格檢查、個別測試驗收和反饋,使學生感到雖然在小組中學習但不能依靠他人,另外還要縮小小組人數的規模,從而避免責任分散。


126.獅羊效應


「獅羊效應源於拿破侖的一句家家喻戶曉的名言:一隻獅子帶領的九十九隻綿羊可以打敗一隻綿羊帶領的九十九隻獅子。這句名言說明了主帥的重要性。


「獅羊效應」對學校管理啟示是:辦好學校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校長,校長是一所學的靈魂。務必建立嚴格的選拔校長和管理學校等制度,能夠真正選拔和重用一批政治素過硬、思想解放、勇於開拓、魄力大的創造型人才來擔任校長。
 
127.食鹽效應


做菜時,鹽不可或缺。但是放得太多卻讓人皺眉。好東西應適度、適時,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教育實踐中,經常有老師批評學生之後說:「我是為了你好!」但學生並不怎麼領情,原因在此。


128.視網膜效應


記得4年前我剛回國時,首先想到要買的就是一部車。經過一段時間的評估後,我決定買一部墨綠色的中型轎車。當時我的印象是一般人的車都買白色或黑色,所以認為自己的選擇很獨特,而且又很有品位。正在為自己能買到一部與眾不同的車而沾沾自喜時,我突然發現不論是在高速公路上、小巷子裡,甚至於我住的大樓停車場中,都看到許多與我同型,而且是墨綠色的轎車。


我開始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大家突然間都開始買墨綠色的車?所以我就把我的觀察與同事們分享。有一位女同事當時正好懷孕,聽我講完後就說:「我倒是沒有看到很多墨綠色的車。可是最近我發現,無論在哪裡都會看到孕婦。我記得上個星期天在逛百貨公司時,短短兩小時就看到6個孕婦,台灣的人口出生率最近是不是有提高呢?」我與其他同事異口同聲地都說沒發現孕婦有增加的現象,她看到那麼多大概是很湊巧。


後來我有一次在國外聽演講,才瞭解到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視網膜效應」。簡單地說,這種效應的意思就是當我們自己擁有一件東西或一項特徵時,就會比平常人更會注意到別人是否跟我們一樣具備這種特徵。那麼,這個發現對我有什麼影響呢?


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個論點,那就是每個人的特質中大約有80%是長處或優點,而20%左右是我們的缺點。當一個人只知道自己的缺點是什麼,而不知發掘優點時,「視網膜效應」就會促使這個人發現他身邊也有許多人擁有類似的缺點,進而使他人際關係無法改善,生活也不會快樂。


你有沒有發現那些常常罵別人很凶的那位仁兄,常常自己就是一位脾氣很壞的人?這就是「視網膜效應」的影響力。


所以卡耐基先生在80年前創辦卡耐基訓練時,就一直強調一個人要人緣好、要受人歡迎,一定要培養欣賞自己與肯定自己的能力。因為在「視網膜效應」的運作下,一個看到自己優點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可取之處。而能用積極的態度看待他人,往往是搞好人際關係的必備條件。全世界有450萬人接受過卡耐基訓練,很多人都不瞭解為什麼卡耐基能有效幫助這麼多有不同文化背景與不同成長經驗的人改善人際關係。我猜想「視網膜效應」是原因之一吧!


129.收入效應


指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實際收入水平變動,進而由實際收入水平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它表示消費者的效用水平發生變化。


130.手錶效應


一個人如果只有一隻手錶,他知道現在幾點了;如果有兩隻手錶,他往往不知道現在幾點了,因為他無法知道哪一隻手錶更加精確。
啟示:教師之間、父母之間、教師與父母之間對孩子的教育要求應一致,尤其是在行為習慣、道德品質、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培養上更要一致,否則極容易形成雙重人格。家園同步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


131.首因效應


一 第一印象所產生的作用稱之為首因效應。指的是在有效交往過程中,社會知覺對像給知覺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對社會知覺者的影響作用。現實生活和社會心理學實驗研究都證明:人在初次交往中給對方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人們會自覺地依據第一印象去評價一個人,今後交往中的印象都被用來驗證第一印象。人在交往中給對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好與壞,關係到今後人們對其評價如何,它往往決定著今後人際交往和人際關係。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以後可能就不會繼續交往,也很難結成良好的人際關係。


瞭解首因效應的意義在於能使我們自覺地利用這一社會心理效應,為我們的現實生活和實際工作服務,幫助我們順利地進入人際交往。這一方面的意義,對於領導者和管理工作者來說,尤為重要。在領導活動和管理活動等現實人際交往活動中,給交往對像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對於工作順利、有效開展起著不可低估的積極影響作用。開端不好,就是今後花上十倍的氣力,也很難消除其消極影響。所以,在現實交往中,務必在「慎初」上下功夫,力爭給人們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二 心理學家曾經做了這樣一個實驗:讓學生評價一個人,把學生分成兩組,第一組先看介紹這個人內向的材料,然後再看介紹這個人外向的材料;第二組恰恰相反。結果是第一組大部分評價他為內向,第二組評價的多為外向,這種現象被稱為首因效應,又稱第一印象。它是指第一次接觸陌生人或事物形成的印象,起到了先入為主的作用。它給我們的啟示是:1班主任在剛接班後要全面瞭解學生,盡量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響對學生產生偏見,影響到以後的班級管理。2在與學生初次接觸時力爭給學生一個好的第一印象,這樣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得到學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師生關係,為以後實施有效的教育奠定基礎。


132.睡眠效應


使壞印象隨時間的流逝而消失郵遞銷售或上門銷售中有這樣一項保護消費者的制度,即使是已簽定的買賣合同,只要超過了一定期限就會被自動失效。這個制度被稱為「冷卻制」(cooling off)。這裡的「cooling」是指從一開始認為「很好」到後來可能認為不怎麼樣的這段冷卻期。反過來,起初認為「沒有什麼好處」的壞印象也可能由於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繼而產生好印象。心理學稱這種現象為睡眠效應。比如談判陷入僵局即將破裂時,提出「先吃午飯,等吃完後再做決定吧」,讓雙方有一段冷靜思考的時間。等重開談判時,進展會異常順利。談判到達高潮時或剛剛進行勸說後,給予對方一段思考的時間,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因為勸說者與勸說內容的暫時分離會增加信息的可信度,使對方作出冷靜的判斷。


133.順序效應


面試考官在對多名考生依次進行評定時,往往會受面試順序的影響,而不能客觀評定考生的情況。例如,一個考官在面試了三個很不理想的考生之後,第四位考生即使很一般,考官也會對他有比前三位好得多的印象。反之,如果一位考官連續面試了三位很理想的考生,即使第四個考生水平一般,考民也會認為他比實際的水平還要差。
 
134.Stroop效應


對視覺選擇性注意,研究者進行過大量的研究。Strop效應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視覺任務。該效應是指,當詞的印刷顏色與詞的意義相衝突,而任務是命名印刷顏色時,被試的反應要慢。  Strop(1935)最早證明了這種效應。他發現,人們命名100個衝突詞的墨水顏色,平均要花110秒的時間。相比之下,命名100個實心彩色正方形的墨水顏色,平均只需63秒。二者之間47秒的差異代表Strop干擾量或Strop效應量。   同年青人相比,老年人有較大的Strop干擾效應。


Strop干擾量已經被用作估計抑制系統效能的一種指標。干擾量越大,抑制效能越低。


135.蘇東坡效應


古代有則笑話:以為解差押解一位和尚去府城。住店時和尚將他灌醉,並剃光他的頭髮後逃走。解差醒時發現少了一人,大吃一驚,繼而一摸光頭轉驚為喜:"幸而和尚還在。"可隨之有困惑不解:"我在哪裡呢?"這則笑話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詩人蘇東坡的兩句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人們對"自我"這個猶如自己手中的東西,往往難以正確認識;從某種意義講,認識"自我"比認識客觀現實更為困難。因此,"人貴有自知之明"。社會心理學家將人們難以正確認識"自我"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蘇東坡效應"。
 
136.態度效應


有關心理學和動物學專家做過一個有趣的對比實驗:在兩間牆壁鑲嵌著許多鏡子的房間裡,分別放進兩隻猩猩。一隻猩猩性情溫順,它剛進到房間裡,就高興地看到鏡子裡面有許多「同伴」對自己的到來都報以友善的態度,於是它就很快地和這個新的「群體」打成一片,奔跑嬉戲,彼此和睦相處,關係十分融洽。直到三天後,當它被實驗人員牽出房間時還戀戀不捨。另一隻猩猩則性格暴烈,它從進入房間的那一刻起,就被鏡子裡面的「同類」那兇惡的態度激怒了,於是它就與這個新的「群體」進行無休止的追逐和廝鬥。三天後,它是被實驗人員拖出房間的,因為這只性格暴烈的猩猩早巳因氣急敗壞、心力交瘁而死亡。


啟示:面對正在成長中的兒童,教師要真誠地熱愛和關心孩子,要時時對他們報以友善、和藹可親的態度,因為教師的態度會成為孩子從鏡子裡看到的態度,會激發出孩子成倍友善、和藹可親的態度回應教師,教師友善、和藹可親的態度和兒童回應的態度共同營養雙方的精神、溫暖雙方的心房、保健雙方的心靈。


137.替代效應(substitution effect)


替代效應是指,當消費者的滿足水平保持不變時一種商品價格變化所引起的需求數量的改變。 替代效應是指工資增加,人們用工作替代閒暇。這是因為在工資增加時,閒暇的代價高了。比如,每小時工資為5元時,閒暇一小時減少5元收入,每小時工資為10元時,閒暇一小時就減少10元收入。這時人們就會減少閒暇,增加工作。所以,替代效應引起勞動供給隨工資上升而增加。


138.停滯效應


心理學家丹尼斯和納亞連在育嬰堂兒童剝奪研究中得出,育嬰堂兒童比正常受教育的兒童在學習上有一種停滯的趨勢。這種趨勢是由於剝奪環境而缺少學習機會造成的,不是學習潛能的發展停滯,這種現象被稱為停滯效應。為矯正一個特定兒童的生活條件所必需做的事,是可以讓他處於富於學習機會的環境。可見,能否提供一個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和他自己的學習機會,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139.通感效應


「通感效應」是指藝術創作與鑒賞活動中,各種感覺相互滲透或者挪移的心理現象,將聽覺轉化為視覺與觸覺。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音樂的特性把它與之相關的舞蹈、文學、美術及戲劇等藝術形式有機結合,將抽像的聽覺藝術轉化成更加直觀生動的形式,發揮一切意向之間的交錯與混合作用,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表現音樂作品。可以借助視覺、借助語言、借助場景等來發揮「通感效應」。


 借助視覺—— 是指「以圖像、畫面等方式使音樂成為可觀察的形象。」其中卡通片是一種非常典型的音畫結合體。故事裡的人物詼諧、生動,再輔之以形象、立體的音響效果,便成了孩子們的最愛。在學唱歌曲《井底的小青蛙》前,我讓學生欣賞了卡通片《井底之蛙》,學生在體驗了聲像的完美結合後,那只「單純」的小青蛙就在腦海中升成了,從而激發了對歌曲學習的無限興趣。(如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將帶給學生更真實體驗。)


借助語言—— 指的是「以語言文字描述表達音樂作品的內容情節。」比如在歌曲《春天裡》的歌唱教學前,我以這首樂曲為背景音樂,緩緩道來:「當春天的陽光照耀在大地上,萬物便宣告了它的甦醒。你看幾隻不知名的鳥兒正悠然自得的飛來,它們左顧右盼,蹦跳雀躍,似乎在歡迎春天的來臨。遠處的花而竟相開放,樹芽也悄悄的探出了它的腦袋……」學生便如癡如醉地進入到了春天的世界,使他們對歌曲所表現的情景有了深刻的理解。


 借助場景 ——是指「像戲劇舞台一樣,用簡單的道具和人物造型創設故事場景。」比如在欣賞樂曲《在鐘錶店裡》時,我用牆上貼了各種各樣的鐘錶圖,有些指針甚至是可以活動的,一旦配上了《在鐘錶店裡》的音樂,學生便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是非常實用的一種形式,能更容易的使學生進入角色。
 
140.投射效應


是指在人際交往中,認知者形成對別人的印象時總是假設他人與自己有相同的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這種投射效應的一個側面。


一般說來,投射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指個人沒有意識到自己具有某些特性,而把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個對他人有敵意的同學,總感覺到對方對自己懷有仇恨,似乎對方的一舉一動都有挑釁的色彩。另一種是指個人意識到自己的某些不稱心的特性,而把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場上,想作弊就吃虧了。值得注意的是,這後一種投射往往會把自己某些不稱心的特性,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崇拜的人身上。其邏輯是,他們有這些特性照樣有著光輝的形象,我有這些特性又有何妨。目的是通過這種投射重新估價自己的不稱心的特性,以求得心理上的暫時平衡。


在生活中,我們要注意防止心理上產生的偏差,造成我們決策上的失誤。


從眾效應:從眾心理為人們普遍具有,一般而言,與青年的大多數人保持一致的人更易為青年接受。喜歡標新立異、堅持已見的人雖然常常是時代精神的體現者和青年進步的帶頭人, 但是他們的非從眾行為要為青年中大多數成員所接受往往需要一個過程。他們在青年中的威信和被人尊重、信任度的提高,是隨著過程的發展而逐步增加的,而在過程開始時所獲得的感受往往是其反面。
 
141.同體效應


同體效應也稱自己人效應,是指學生把教師歸於同一類型的人,是知心朋友。學生對「自己人」的話更信賴,更易於接受。管理心理學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們相信你是對的,並按照你的意見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們喜歡你,否則,你的嘗試就會失敗。」 因此,教師首先要學會把學生當成自己人,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之處於平等的地位,這樣才能提高教師的影響力。


同體效應的合理運用,能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引起師生情感上的共鳴。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成了自己人,是知心朋友,於是對教師教的課也就產生了興趣。若教法得當,學生的成績自然而然地會逐步提高。


142.窪地效應


如同水往低處流一樣,資金也會向交易成本低的地方集中,這在經濟學中,被稱作「窪地效應」。例如,一些跨國公司跑到中國辦公司,就是因為中國的人力成本較低。
 
143.瓦拉赫效應


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才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善的品德,也決不可能在文學上發揮出來。」此時,父母只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於構圖,又不會潤色,對藝術的理解力也不強,成績在班上是倒數第一,學校的評語更是令人難以接受:「你是繪畫藝術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已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苟,具備做好化學實驗應有的品格,建議他試學化學。父母接受了化學老師的建議。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點著了。文學藝術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變成了公認的化學方面的「前程遠大的高材生」。


瓦拉赫的成功,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智能發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強點和弱點,他們一旦發現自己智能的最佳點,使智能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便可取得驚人的成績。這一現象人們稱之為「瓦拉赫效應」。


每位學生都有自身的閃光點,教師平時應多觀察,想方設法找到發揮學生潛能的最佳點和學生發展的優勢方向,並創造一定的學習條件,就可能點燃孩子的智慧火花心理效應在教育教學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我們在班級管理、教育教學中恰當運用心理效應,不僅能夠提高教育工作的藝術性,而且也會增強教育教學的效果。下面筆者試舉幾種心理效應及其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希望能給大家一些有益的啟示。齊加尼克效應齊加尼克是法國心理學家,他曾做這樣一種實驗:將一批受試者分為兩組,讓他們同時完成20項工作,其中一組順利完成了全部工作,而另一組卻未完成任務。雖然所有受試者接受任務時都呈現一種緊張狀態,但其中順利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逐漸消失;未完成任務者,緊張狀態持續存在,他們的思想總是被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所困擾,結果影響了以後任務的完成。這種現象被稱為「齊加尼克效應」。


144.翁格瑪麗效應


翁格瑪麗效應是教育心理學術語,意思是對受教育者進行心理暗示:你很行,你能做得更好,從而使受教育者認識自我,挖掘潛力,增強信心。
在被表彰和嘉獎的情況下,受表揚者自然會不斷地追求進步,以更快地適應工作需要;而未受表揚者也會被給予心理暗示,只要你努力,機會肯定會降臨。


145.武器效應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伯克威茨1978年提出了影響深遠的關於侵犯的"武器效應"理論。
他認為,人的挫折並不直接導致侵犯,正如考試失敗,並不一定會導致侵犯他人。挫折主要導致產生侵犯行為的情緒準備狀態---憤怒。
侵犯行為的發生,還要依賴情境侵犯線索的影響。與侵犯有關的刺激傾向於使侵犯行為得到增強。


為了檢驗以上假設的合理性,他們精心設計了一個實驗。
伯克威茨先讓實驗助手故意製造挫折情境,激怒被試,然後,實驗安排一個機會,讓被試可以對激怒自己的假被試實施電擊。
電擊時有兩種情境:一種是可以看到桌子上放著一隻左輪手槍,一種是只看到一隻羽毛球拍。
實驗結果與研究者的假設是相符,即被激怒的被試看到手槍時,比看到羽毛球拍實施了更多的電擊。手槍增強了人們侵犯的行為。後來,人們將武器增強侵犯行為的現象稱為"武器效應"(weapon effect)。


這個實驗告訴人們,社會暴力事件與環境中存在著刺激暴力事件的"武器"有關。正如伯克威茨所說的:"槍支不僅僅使暴力成為可能,也刺激了暴力。手指摳動扳機,扳機也帶動手指。" 在這起慘案中,正是"黃色木柄的鎯頭"充當了增強侵犯行為的刺激。榔頭恰恰在徐某憤怒的時候映入眼簾,增強了侵犯行為。
家庭暴力事件在近幾年迅速遞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家庭將走向何處,親情如何維繫,給人留下了一個個沉重的問號。
成功就是成為最小笨蛋(代序)第一部分  認識真我———你所不知道的自己。


146.系列位置效應(serial position effect)


學習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學習效果就不同。實驗表明,在系列學習中,前端和後端的學習要比中間的學得快。比如,識記一篇文章,開頭部分和結尾部分的識記效果就比中間部分要好。對材料的掌握有從兩端向中間進行的趨向。從開頭處前進要比從末尾處前進稍快一些,掌握得最慢的部分,不在材料的中間處,而在稍後一點。據分析,這是由於系列前部受倒攝抑制的干擾,系列後部受前攝抑制的干擾,中間部分則受兩種抑制的相繼干擾。一般地說,該效應在學習的早期階段最為明顯。此外,也受材料的性質、數量和材料的呈現方式、學習方法等許多因素的影響。


147.心理定勢


蘇聯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經典的關於「心理定勢」的實驗:研究者向參加實驗的兩組大學生出示同一張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組學生說:這個人是一個怙惡不悛的罪犯;對第二組學生卻說:這個人是一位大科學家。然後他讓兩組學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這個人的相貌。


第一組學生的描述是:深陷的雙眼表明他內心充滿仇恨,突出的下巴證明他沿著犯罪道路頑固到底的決心…
第二組的描述是:深陷的雙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認識道路上克服困難的意志…
對同一個人的評價,僅僅因為先前得到的關於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戲劇性的差距,可見心理定勢對人們認識過程的巨大影響!


148.心理擺效應


人的感情在受外界刺激的影響下,具有多度性和兩極性的特點。每一種情感具有不同的等級,還有著與之相對立的情感狀態,如愛與恨、歡樂與憂愁等。「心理擺規律」就是指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動過程中,感情的等級越高,呈現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因此也就很容易向相反的情緒狀態進行轉化,即如果此刻你感到興奮無比,那相反的心理狀態極有可能在另一時刻不可避免地出現。克服這種「心理擺效應」的方法:


1、要消除一些思想上的偏差。人生不能總是高潮,生活也不可能永遠是詩。人生有也有散,生活有樂也有苦。有些人由於希望永遠生活在激情、浪漫、刺激等理想的境界之中,因而對缺乏上述因素的平凡生活狀態總是心存排斥之意,他們的心境自然也就會因生活場景的變化而大起大落。
2、人們應該學會體驗各種生活狀態的不同樂趣。既能在激盪人心的活動中體驗著激情的熱烈奔放,又能在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享受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唯有此,自己才能在生活場景中發生較大轉換時,避免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失落感和消極的情緒。
3、要加強理智對情緒的調控作用。人在讓自己快樂興奮的生活時空中,應該保持適度的冷靜和清醒。而當自己轉入情緒的低谷時,要盡量避免不停地對比和回顧自己情緒高潮時的「激動畫面」,隔絕有關刺激源,把注意力轉入到一些能平和自己心境或振奮自己精神的事情和活動當中去。


149.猩猩實驗


有關心理學和動物學專家曾經做過一個有趣實驗:在兩間牆壁鑲嵌著許多鏡子的房間裡,分別放進兩星猩。一隻猩猩。性情溫順,它剛進到房間裡,就高興地看到鏡子裡面有許多「同伴」對自己的到來都報以友善的態度,於是它就很快地和這個新的「群體」打成一片,時而奔跑嬉戲 ,時而耳鬢廝磨,彼此和睦相處,關係十分融洽。直到三天後,當它被實驗人員牽出房間時還戀戀不捨。另一隻猩猩則性格暴烈,它從進入房間的那一刻起,就被鏡子裡的「同類」那兇惡的態度激怒了,於是它就與這個新的「群體」進行無休止的追逐和廝鬥,三天後,它是被實驗人員拖出房間的,因為這只性格暴烈的猩猩早已因氣急敗壞、心力交瘁而死亡。


「猩猩實驗」對學校教育的啟示是:面對正在成長中的學生,教師要真誠地熱愛和關心學生,尤其是要對學生時時報以友善姿態,因為教師對學生的友善姿態,學生會以成倍的友善姿態回應教師。
 
150.遲延滿足效應


發展心理學研究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稱為「遲延滿足」實驗。實驗者發給4歲被試兒童每人一顆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鐘後再吃,就給吃兩顆。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注意消磨時光以克制自己的慾望,從而獲得了更豐厚的報酬。研究人員進行了跟蹤觀察,發現那些以堅韌的毅力獲得兩顆軟糖的孩子,長到上中學時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自信心和獨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經不住軟糖誘惑的孩子則往往屈服於壓力而逃避挑戰。在後來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也證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兩塊糖果的孩子,事業上更容易獲得成功。實驗證明:自我控制能力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合能力。


151.羊群效應


是指管理學上一些企業的市場行為的一種常見現象。例如一個羊群(集體)是一個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衝右撞。如果一頭羊發現了一片肥沃的綠草地,並在那裡吃到了新鮮的青草,後來的羊群就會一哄而上,爭搶那裡的青草,全然不顧旁邊虎視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還有更好的青草。 羊群效應的出現一般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上,而且這個行業上有一個領先者(領頭羊)佔據了主要的注意力,那麼整個羊群就會不斷摹仿這個領頭羊的一舉一動,領頭羊, 到哪裡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裡淘金。搜索引擎這個市場上的競爭加劇的情況下,搜索引擎的巨頭之間對對手之間的動作非常的注意,一旦一個搜索引擎出現某一個新的功能,或者進入一個新的領域,眾多的搜索引擎都會去嘗試這個新的「水草地」是否真的肥美,是否真得有利可圖。
 
152.易感效應


由於先前的學習已經改變了學習者的知識結構,當再一次遇到這個學習材料時,他就會更容易覺察材料中所包含的潛在意義。這種現象稱為易感效應。它常被同化理論用來解釋早複習對新知識的學習與保持的影響。同化理論認為,當新獲得的意義還比較清晰和完整地保持在認識結構中時,再一次接觸這個已學過的材料,已經獲得的認識內容會使學習者產生這種易感效應。因此,較早地進行複習,學習者易於覺察更精細的意義和微小差別。
 
153.異性效應


心理學家曾在一次測試中發現,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地要比單純男性就餐時要文明許多,這是由於大多數人在異性面前更注意自己的言行。


154.優勢效應


一個人只能從自己的優勢而不是弱點中成功。
 
155.郵票效應


與人的某種具體事物、活動和情景相聯繫的課題,推論出來的準確性就會大為提高。


156.月曜效應


由於星期日的休息,擾亂了學生的正常生活起居和學習秩序,學習意志下降,注意分散,精神不振,從而影響了學習的效果,這種現象稱為月曜效應。這種效應在每天的早上和下午第一節課中也常會出現,在假期過後的開學那段時間也甚為顯著。按理休息之後應該精神倍加,效率提高,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而是按照月曜效應規律發生。有人把它也稱為月曜病。
 
157.樂隊花車效應


人類經常會有一種傾向,去從事或相信其他多數人從事或相信的東西,就是所謂的「樂隊花車效應」。為了不讓自己在社會中孤立,所以社會個體常常不經思考就選擇與大多數人相同的選擇,而這種樂隊花車效應,就是樂隊花車謬誤及樂隊花車宣傳法的基礎。


樂隊花車直接翻譯自英文的bandwagon,也就是在花車大遊行中搭載樂隊的花車。參加者只要跳上了這台樂隊花車,就能夠輕鬆地享受遊行中的音樂,又不用走路,也因此,英文中的「jumping on the bandwagon」(跳上樂隊花車)就代表了「進入主流」。


在選舉當中經常可以看樂隊花車效應,例如許多選民喜歡將票投給他自己認為(或媒體宣稱)比較容易獲勝的候選人或政黨,而非自己喜歡的,借此提高自己與贏家站在同一邊的機會,在台灣這種效應又被稱為「西瓜偎大邊」。


樂隊花車謬誤: 從樂隊花車效應衍生出樂隊花車謬誤,又常稱為「訴諸大眾的謬誤」或「從眾謬誤」,也就是將許多人或所有人所相信的事情視為真實,例如「大家都這麼說,一定不會錯」!


但許多事實證明,多數或所有人相信的事情,在當下或經過時間的演進,並不一定是對的事情。例如在18世紀,美國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世界上可以有奴隸存在,但在今日美國有這樣想法的人已經很少了。或是有人可以宣稱「因為有那麼多人吸煙,所以吸煙是健康的」,但事實上許多醫學證明指出吸煙有害健康,所以應該說:「吸煙有害健康,雖然有那麼多人吸煙。」


樂隊花車宣傳法: 建構於樂隊花車謬誤的宣傳手法則是常見的樂隊花車宣傳法,宣傳者營造出一種「加入我們,否則就是與大家作對」的氣氛,要求閱聽人接受某種彷彿大家都接受的想法。樂隊花車法也暗示閱聽人:「寧可與勝利者站在同一邊,而不要太去計較是非!」


隊花車也常常與其他的手法合併使用,例如在廣告中經常可以看到類似「每五個醫師中就有四個推薦某種牌子的口香糖……」的文案,這種文案同時利用了樂隊花車及「訴諸權威」兩種宣傳手法。


158.約翰遜效應


如果缺乏應有的心理素質,即使平時表現再良好,在競技場上也會失敗。
 
159.醞釀效應


反覆探索一個問題的解決而毫無結果時,把問題暫時擱置一段時間,往往會由於某種機遇一下子便找到解決辦法。
 
160.增減效應
  
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增加的人,最不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顯得不斷減少的人,心理學家們將人際交往中的這種現象稱為「增減效應」。


161.植物心理學和巴克斯特效應


BACKSTER:我出生在新澤西州的LAFAYETTE市。我的學業受二戰影響而中斷,當時我在德科薩斯農機學院讀書,是第一個應徵入伍的海軍軍官。在服役前,我對催眠現象極感興趣,做過許多研究。我對使用催眠術進行情報和反情報方面有一些建議,因為我剛入伍, 所以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二戰結束退伍8個月後,我有機會在美國陸軍反情報處學習。經過短期培訓後,我留在馬里蘭州的總部擔任講師,教授情報調查課程。那時,我的催眠術在情報和反情報方面的應用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我開始有自己的辦公室,關起窗子進行專門的研究,但進展十分緩慢。有一次,我曾為安全起見,給司令官的秘書使用了催眠術,取得了絕密文件。那個秘書醒來後也沒有察覺。為保密起見,當天晚上我將文件加以安全保管。第二天,我將文件交給司令官,說:一個是通知特警逮捕我,一個是認真地聽我解釋。後來他們仔細地聽取了我的解釋。當時正值中央情報局剛剛成立,聽到這件事後,中央情報局讓我提前退伍,僱用我從事使用測謊儀進行背景調查方面的工作。


測謊儀像是一種用於情報工作的特殊儀器,它也好像很自然地聯繫到了我的催眠﹑夜遊這些曾研究過的領域。我試想將它們用於我的工作。但實際上,對在中央情報局從事的工作,我感到乏味。因為當時中央情報局剛剛成立,許多人都希望在FBI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我們對XXXXX的人進行測謊檢測。將通過檢測的人,列入合格名單內。再進行工種調查,以分派合適的工作。我辭掉了政府工作,開始專門從事測謊儀的研究。我在DC設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在BOLTMORE擴建了另一個辦公室,第三個在紐約。實驗室最終在紐約固定下來,並於1959年和我的同行,測謊儀行業的競爭對手一起成立了學校。當時的全美第一所學校教授使用測謊儀。學校成立後,需要使用大量的測謊儀。而測謊儀的1/3部份是膚電反應器,用圖線來反應人的情緒變化等。


這是一張標準的測試圖,使用模擬的單針心電記錄器,畫出的有關血壓﹑脈搏強度變化。上面的記錄是呼吸曲線。我感興趣的是電子曲線,即膚電反應器畫出的曲線。我在給植物澆水,是一盆牛舌蘭花。這盆花有一株長長的葉桿,葉子也是長長的,當時它可能生長了1年到1年半的時間,是我的秘書從樓下一個花店買來的,那家店要關門不做生意了,當時我們還買了一顆橡膠樹。在澆水時我很好奇,我想知道在根部的水份將花多長時間,穿過長長的葉桿最終到達葉子的頂尖。我想:好阿,正好這些測謊設備可以用來測量它的電阻變化,還能測量出它的膚電感應。把它的葉子連上電極看看會怎樣?因為當水份到達葉尖時,夾在電極中間的葉子的導電性能會增強。


在澆水後,我想我將看到畫出的曲線會呈現向上的趨勢,因為當水份到達後,電阻會變小。出乎意料,曲線的趨勢卻呈現著不斷向下,我把指針移到了上端,曲線連續向下滑。在這裡的這段曲線的形狀引起了我的注意,如果是膚電反應,我們會解釋這段曲線代表著情緒波動,這段曲線代表著情緒恢復,隨後整體呈現向下的趨勢。這是整個圖的局部,這張是一幅標準的呈現向下的膚電圖。我意識到這段局部的曲線形狀,顯示了和人相同的情緒反應,我當時真是吃了一驚。


162.自己人效應


有一種效應叫自己人效應,就是說要使對方接受你的觀點、態度,你就不惜同對方保持同體觀的關係,也就是說,要把對方與自己視為一體。管理心理學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們相信你是對的,並按照你的意見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們喜歡你,否則,你的嘗試就會失敗。"因此班主任要真正把學生當成自己人,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163.紫格尼克效應


你不妨試一下:一筆畫個圓圈,在交接處有意留出一小段空白。回頭再瞧一下這個圓吧,此刻你腦子裡必定會閃現出要填補這段空白弧形的意念。因為你總有一種出於未完成感的心態,竭力尋求終結途徑,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  有一位叫布魯瑪‧紫格尼克的心理學家,她給128個孩子佈置了一系列作業,她讓孩子們完成一部份作業,另一部份則令其中途停頓。一小時後測試結果。110個孩子對中途停頓的作業記憶猶新。紫格尼克的結論是:人們對業已完成的工作較為健忘,因為「完成欲」已經得到滿足,而對未完成的工作則在腦海裡縈繞不已。這就是所謂的『紫格尼克效應」。 紫格尼克效應」的心理機制是什麼呢?被譽為現代社會心理學之父的德國心理學家勒溫認為,人類有一種自然傾向去完成一個行為單位,如去解答一個謎語,學習一本書等,這就叫「心理張力」。研究還指出,任何人都企圖滿足自己的需要,完成動作。其中既有先天的需要(饑、渴等),也有半需要(迫切的趨向)。在勒溫看來,個人能動性的源泉是多元的,形形色色的。被喚起但未得到滿足的心理需要產生一個張力系統,決定著個人行為的傾向、心理的基調和特點。如果中斷了滿足需要的過程或解決某項任務的進程而產生了張力系統,就可以使一個人採取達到目標的行動。勒溫認為,沒有完成的任務使得沒有解決的張力系統永遠存在,當任務完成之後,與之並存的張力系統也將隨之消失。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心理張力」系統,是產生「紫格尼克效應」的心理機制。


164.自我參照效應


在接觸新東西的時候,如果它與我們自身有密切關係的話,學習的時候就有動力,而且不容易忘記。


165.自我選擇效應


一旦個人選擇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這條路走下去的慣性並且不斷自我強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ghtcho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