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多米諾骨牌效應


在一個存在內部聯繫的體系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導致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楚國有個邊境城邑叫卑梁,那裡的姑娘和吳國邊境城邑的姑娘同在邊境上採桑葉,她們在做遊戲時,吳國的姑娘不小心踩傷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帶著受傷的姑娘去責備吳國人。吳國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惱火,殺死吳人走了。吳國人去卑梁報復,把那個卑梁人全家都殺了。


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說:「吳國人怎麼敢攻打我的城邑?」
於是發兵反擊吳人,把當地的吳人老幼全都殺死了。


吳王夷昧聽到這件事後很生氣,派人領兵入侵楚國的邊境城邑,攻佔夷以後才離去。吳國和楚國因此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吳國公子光又率領軍隊在雞父和楚國人交戰,大敗楚軍,俘獲了楚軍的主帥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陳國的大夫夏嚙,又接著攻打郢都,俘虜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國。


從做遊戲踩傷腳,一直到兩國爆發大規模的戰爭,直到吳軍攻入郢都,中間一系列的演變過程,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無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多米諾骨牌效應。


提出多米諾骨牌效應,還要從我國的宋朝開始說起。


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間出現了一種名叫「骨牌」的遊戲。這種骨牌遊戲在宋高宗時傳入宮中,隨後迅速在全國盛行。當時的骨牌多由牙骨製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稱,民間則稱之為「牌九」。


1849年8月16日,一位名叫多米諾的意大利傳教士把這種骨牌帶回了米蘭。作為最珍貴的禮物,他把骨牌送給了小女兒。多米諾為了讓更多的人玩上骨牌,製作了大量的木製骨牌,並發明了各種的玩法。不久,木製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個歐洲傳播,骨牌遊戲成了歐洲人的一項高雅運動。


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多米諾給他們帶來這麼好的一項運動,就把這種骨牌遊戲命名為「多米諾」。到19世紀,多米諾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運動。在非奧運項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參加人數最多、擴展地域最廣的體育運動。


從那以後,「多米諾」成為一種流行用語。在一個相互聯繫的系統中,一個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人們就把它們稱為「多米諾骨牌效應」或「多米諾效應」


頭上掉一根頭髮,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擔心;還掉一根,仍舊不必憂慮……長此以往,一根根頭髮掉下去,最後禿頭出現了。哲學上叫這種現象為「禿頭論證」。


往一匹健壯的駿馬身上放一根稻草,馬毫無反應;再添加一根稻草,馬還是絲毫沒有感覺;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馬兒身上添稻草,當最後一根輕飄飄的稻草放到了馬身上後,駿馬竟不堪重負癱倒在地。這在社會研究學裡,取名為「稻草原理」。


第一根頭髮的脫落,第一根稻草的出現,都只是無足輕重的變化。當是當這種趨勢一旦出現,還只是停留在量變的程度,難以引起人們的重視。只有當它達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才會引起外界的注意,但一旦「量變」呈幾何級數出現時,災難性鏡頭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


多米諾骨牌效應告訴我們:一個最小的力量能夠引起的或許只是察覺不到的漸變,但是它所引發的卻可能是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有點類似於蝴蝶效應,但是比蝴蝶效應更注重過程的發展與變化。


第一棵樹的砍伐,最後導致了森林的消失;一日的荒廢,可能是一生荒廢的開始;第一場強權戰爭的出現,可能是使整個世界文明化為灰燼的力量。這些預言或許有些危言聳聽,但是在未來我們可能不得不承認它們的準確性,或許我們惟一難以預見的是從第一塊骨牌到最後一塊骨牌的傳遞過程會有多久。


有些可預見的事件最終出現要經歷一個世紀或者兩個世紀的漫長時間,但它的變化已經從我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開始了。


42.範疇效應


國外一些心理學家在對記憶信息抽取過程的實驗研究中,發現了選擇性搜尋現象。他們發現,如果記憶字表由屬於不同範疇的字詞所組成,則系列搜索具有選擇性的特點。即僅把搜尋的範圍限於與探測詞有關的某一類中,這種現象稱為範疇效應。它表明抽取過程中可能存在分組、分類等對搜尋過程有巨大影響的因素。


43.凡勃倫效應


一些商品價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有一天,一位禪師為了啟發他的門徒,給他的土地一塊石頭,叫他去蔬菜市場,並且試著賣掉它,這塊石頭很大,很美麗。但是師父說:「不要賣掉它,只是試著賣掉它。注意觀察,多問一些人,然後只要告訴我在蔬菜市場它能賣多少。」


這個人去了。在菜市場,許多人看著石頭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擺件,我們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們可以把它當作稱菜用的秤砣。於是他們出了價,但只不過幾個小硬幣。
那個人回來。他說:「它最多只能賣幾個硬幣。」
師父說:「現在你去黃金市場,問問那兒的人。但是不要賣掉它,光問問價。」
從黃金市場回來,這個門徒很高興,說:「這些人太棒了。他們樂意出到1000塊錢。」
師父說:「現在你去珠寶市場那兒,低於50萬不要賣掉。」
他去了珠寶商那兒。他簡直不敢相信,他們竟然樂意出5萬塊錢,他不願意賣,他們繼續抬高價格——他們出到10萬。但是這個門徒說:「這個價錢我不打算賣掉它。」
他們說:「我們出20萬、30萬!」
這個門徒說:「這樣的價錢我還是不能賣,我只是問問價。」
雖然他覺得不可思議:「這些人瘋了!」他自己覺得蔬菜市場的價已經足夠了,但是沒有表現出來。最後,他以50萬的價格把這塊石頭賣掉了。
他回來,師父說:「不過現在你明白了,這個要看你,看你是不是有試金石、理解力。如果你不也要更高的價錢,你就永遠不會得到更高的價錢。」


在這個故事城,師父要告訴徒弟是關於實現人生價值的道理,但是從門徒出售石頭的過程中,卻反映出一個經濟規律:凡勃倫效應。


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這樣的情景:款式、皮質差不多的一雙皮鞋,在普通的鞋店賣80元,進入大商場的櫃檯,就要賣到幾百元,卻總有人願意買。1.66萬元的眼鏡架、6.88萬元的紀念表、168萬元的頂級鋼琴,這些近乎「天價」的商品流通,往往也能在市場上走俏。


其實,消費者購買這類商品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直接的物質滿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這就出現了一種奇特的經濟現象,即一些商品價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由於這一現象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注意到,因此被命名為「凡勃倫效應」。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數量和質量過渡到追求品位格調。


瞭解了「凡勃倫效應」,我們也可以利用它來探索新的經營策略。比如憑借媒體的宣傳,將自己的形象轉化為商品或服務上的聲譽,使商品附帶上一種高層次的形象,給人以「名貴」和「超凡脫俗」的印象,從而加強消費者對商品的好感。


這種價值的轉換在消費者從數量,質量購買階段過渡到感性購買階段時,就成為可能。實際上,在東南沿海的一些發達地區,感性消費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時尚,而只要消費者有能力進行這種感性購買時,「凡勃倫效應」就可以被有效地轉化為提高市場份額營銷策略。


44.非零和效應


零和效應」之意是:實力相當的雙方在談判時做出大體相等的讓步,方可取得結果,亦即每一方所得與所失的代數和大致為零,談判便可成功。然而,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越來越走向「非零和」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雙贏。「非零和效應」對學校管理的啟示是:要向教師不斷灌輸「合作行為」的重要意義,尤其在當前課程改革的過程中,要大力提倡「師生合作」和 「師師合作」,力求取得「雙贏」成效。
 
45.飛去來器效應


說服XXXXX際需防「飛去來器效應」「說服XXXXX際」是人際關係社會心理學中的重要內容。


所謂「說服」,就是以某種刺激給予接受者一個動機,使之改變其態度或意見,並依照說服者預定意圖採取行動。具體地說,說服的過程具有下列5種狀況:
(1)使接受者對於說服者的訴求內容產生關心和共鳴;
(2)使接受者依照說服者的指示採取行動;
(3)使接受者與說服者採取同一步驟;
(4)使接受者贊成說服者的意見或行動;
(5)使接受者重視說服者的立場或信念。


不管是哪一種狀態,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人們總是把說服作為給對方施加影啊的主要方式之一。這是不難理解的。問題是怎樣說服。本世紀初的二、三十年代,美國曾風行一種:「槍彈論」。按此論之意,被說服的對象只不過是一群毫無防禦能力的「固定靶」,只要說服者去瞄準他們,  「砰——」一聲槍響,他們就應聲而倒,迅速、簡單、神奇、有效。事實證明這顯然是荒唐可笑的。說服是一種通過直接接觸、交換意見、從而改XXXXX度的方式。這種方法最明顯的特徵是雙向溝通。一方面,說服者作為溝通的主體發出信息,目標對像接受信息;另一方面,作出反饋。經過這樣不斷的信息交往,能充分地交換意見,達到改XXXXX度的目的。這就是說,在人際交往的鏈環中,任何人都不是被動的「槍靶」,而是溝通、主動的積極參與者。你要向他人「開槍射彈」,他人難道不可以躲避一下,甚至操起心靈上的「盾牌」,來個,「擋將回去」麼?正因為如此,社會心理學家提請人們在說服XXXXX際中,必須防止「飛去來器效應」。  「飛去來器」是一種擲出去仍能飛回的彎棒武器。同樣,如果在說服XXXXX際中不考慮到人的心理深處的規律性,奉行「槍彈論」,那不但收不到說服的效績,而且還可能會招致不良的後果,即「飛去來器效應」。


是的,說服難。難就難在說服並不等於你「說」對方就自會「服」。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為了成功,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擁有著平等的權利。如同十個畫家對著桌上一隻蘋果寫生,由於他們坐的位置不同等原因,所畫出來的蘋果就不一樣的道理;人的觀點、想法的不同,也往往取決於各人的生活環境的不同。如果我們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只是固執地相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無誤的,對方必須「一說就服」,那就失去了在人際交往中應有的平等、友善的態度,於是就不可能啟動頭腦中向成功運行的轉軸,獲得真正能達到說服目的的成功,反而引來「飛去來器效應」,導致自己陷於孤立的狀態。


為提高我們的說服XXXXX際能力,避免「飛去來器效應」,首先應該讓我們的說服XXXXX談:
(1)動機是純潔的,出發點是正確的,應有益於事業的進展、同志間的團結。
(2)交談不能違反原則,對話題要有所選擇,對不應講的話決意不講;
(3)提供的信息要實事求是,過分誇大會使人產生懷疑感與不信任感,過分縮小則不易引起對方的充分重視;
(4)情調是健康的,不是談一些低級趣味、消極頹廢的話來迎合、取悅對方。


除此之外,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是,必須認真去把握目標對象的特點。切記,在說服XXXXX際中,我們的目標對象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而人是複雜的,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決不會只是機械地、被動地接受說服者所傳遞的信息。人自身具有選擇性,有決定對信息是接受還是抵制的能力。因此,在說服過程中,要依據目標對像原態度的特點、目標對象的人格特徵、目標對像所處的社會環境,採用適度的方法,將信息投入接受範圍之內,從而有效地達到說服的目的。不然的話,則不但不能達到說服的目的,反而適得其反,使目標對像更堅持原有的態度,即產生「飛去來器效應」。


在這方面,《芝加哥太陽時報》「忠告專欄」作家萊德勒的成功,無疑可以給我們有益的啟示。據說,現在世界上每天約有7000萬人,在1000多家報刊上讀到她的忠告。從1955年9月起當上忠告專欄作家以來,30餘年中,她收到了8.38萬多封讀者來信。針對31000多封需要回答的讀者來信,寫了10000多篇忠告。她回答的問題既多又廣,從個人問題、家庭瑣事到公眾利益、國家大事乃至世界大事,應有盡有。這位世界著名的被公認為歷史上最有影響的忠告專欄女作家的成功奧秘何在?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樂於接受她的忠告、被她說服呢?關鍵就在於她對別人的忠告,她要說服人家,總是從目標對象的特點出發,從對方的心理需要出發,使人家在忠告、說服過程中能獲得某種心理滿足。


我們在說服XXXXX際方面,要從目標對像各方面的特點出發,努力避免「飛去來器效應」,那就自然要求我們採取相應的說服方法。
這裡,且讓我們看一看下面兩種說服方法吧——


一種叫「思想觀念的系統脫敏法」。系統脫敏法原本是行為心理學派的一種心理治療手段,應用於說服XXXXX際的社會心理學中,就是說,你要說服對方,應該分階段逐步提出要求,不要急於求成。如果要求過高,不但難以說服對方,反而會使人產生「抗拒心理」。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曾作過一個對比實驗。他以家庭主婦為被試,向一組被試者先提出一項要求,在她家門口掛一塊牌子,家庭主婦同意了這一要求,後來又提出一項要求,要在她家院子裡豎一個架子。向另一組被試者同時提出上述要求。結果表明,最初提出較低的要求,後來又提出進一步的要求這種方法,比一開始就提出兩項要求,容易使人接受而轉變態度。為什麼會出現這一情況呢?社會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因為當一個人接受到某種傳遞信息時,他將接受或拒絕該信息所揭示的立場,是要經歷他的認知判斷過程的。在他還沒有接觸到該信息之前,他已經有由自我經驗彙集而成的認知信息的依據。說服信息影響態度改變的一個主要因素,是說服信息的立場(外在定錨點)與信息接收者原來態度(內在定錨點)的差距:近者易「同化」,遠則易「反向」。這就是說,在說服XXXXX際中,目標對像對傳遞來的信息所代表的不同程度的贊同立場,既有他自己可以接受或容忍的範圍即「接受緯度」,也有他不願意或排斥的範圍即「拒絕緯度」。為此,我們在說服XXXXX際過程中,在傳遞說服信息時,要估計發出的信息會落在什麼緯度之中。如果信息與目標對象的原態度差距太大,落在拒絕緯度之中,我們就不要急於求成,而應該按照「系統脫敏法」的原理,分階段逐步提出要求,使信息的落點逐漸從拒絕緯度移向接受緯度。這樣,我們說服的目的才能真正達到。否則,要求過高,會產生對比、反差效果,使目標對像感到我們傳遞的信息所代表的立場過於偏激,而加以拒絕和排斥,於是產生「飛去來器效應」。


另一種說服的方法叫「單面論證和雙面論證法」單面論證法是指在說服別人相信自己觀點時,只提與自己觀點有利一面的分析和論證。而雙面論證法則在陳述自己觀點時,將利弊得失兩面同時談及,加以比較,突出有利一面,讓對方再思考權衡。這兩種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單面論證法可以避免相反信息的干擾,但如果處理不好,目標對像覺察到還有信息,以為我們有意不告訴他,便容易懷疑我們,以致降低信息的可信度,甚至引起反感。雙面論證法,我們可以與目標對像一起分析對比,使之產生「免疫力」,自覺地改XXXXX度,但如果處理不好,就容易使目標對像不但不接受說服者的立場,反而去接受相反的立場,或者使說服者的信息傳遞發生干擾。那麼,到底是單面論證法好,還是雙面論證法好呢?這要看具體情況。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各種不同的特定條件下,兩種不同的論證方式,產生的效果不一樣:  (1)當對方對你的觀點比較讚賞或處於中性態度時,採用單面論證法效果較好;而當對方一開始就持懷疑或否定態度時,則以雙面論證法較合適。  (2)當對方的文化程度和智力水平較高時,採用雙面論證法較適宜,而對低智力低文化者,則用單面論證法較佳。由此我們應當注意,用作說服XXXXX際的方法,我們在安排所要傳遞說服信息的內容時,一定要認真考慮上述兩個因素,從而決定是用單面論證法,還是雙面論證法,決不能盲目從事。


有道是: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我想,在提高說服XXXXX際能力,避免「飛去來器效應」方面,只要是著眼於對正確扮演社會角色有利,那麼,說服的方法也是大可來個「各顯神通」的吧?


46.改宗效應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哈羅德‧西格爾有一個出色的研究,題目是「改宗的心理學效應」。研究表明,在一個問題對某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時候,如果他在這個問題上能使一個「反對者」改變意見而和自己的觀點一致,他寧願要那個「反對者」,而不要一個同意者。改宗效應」使我們明白:某些沒有是非觀念的「好好先生」之所以被人瞧不起,乃是因為他們給人一種沒有能力的感覺;而不少敢於直言是非,勇於開展批評的人,最終所以能受到人們的喜愛,乃是因為他們給人一種富有才能的感染力。


47.共生效應


植物界中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 在自然界,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往往長勢不旺,沒有生機,甚至枯萎衰敗,而當眾多植物一起生長時,卻能鬱鬱蔥蔥,挺拔茂盛,人們把這種植物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為「共生效應」。 共生就是兩者相互利用(雖然這個詞是貶義詞,但實際就是這樣),同時有利於雙方發展的現象,這種情況應不僅限於自然界,人類社會也會有。
 
48.古烈治效應


這是一個美國笑話,說的是有一位美國前總統和夫人可尼基去一家農場參觀養雞捨,夫人看見公雞在母雞身上踩蛋,忽發奇想問陪同的農場主說:你能否告訴我公雞一天在母雞身上盡多少次「丈夫」的責任?答:時時盡責一日十餘次。夫人說:請把結論告訴總統。農場主過去給總統剛一說完,總統問道:每次都在同一隻母雞身上盡責任嗎?答:次次更換伴侶。總統說:請把結論轉告夫人。


這個故事充分說明了男女思維的差異,男女都沒有錯,各人都有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後來它就成了男人見異思遷喜新厭舊(或淡舊)的著名心理學效應了。不過這裡講的是男人的自然屬性,要說人的社會性男人還是應該有責任心和道德法律良知的,特別是在古烈治情結髮生作用時,他們還是要學會壓抑和克己自律的,否則他與動物有區別嗎???人所以披了張皮就因為人有理性,如果沒有這,社會哪還有次序呀?


49.關係場效應


在角色群體的活動效率中,既可能產生增力作用,也可能導致減力作用。「三個臭皮匠,湊成一個諸葛亮」,這種情況下「1+1+l"大於3。這在群體成員活動的效率角度上,稱之為「群體的增力作用」。 「三個和尚沒水喝」,這種情況下的「1+1+1」卻等於0了。這在群體成員活動的效率角度上,稱之為「群體的減力作用」。這種由不同的角色扮演者組成的群體產生的內聚力或摩擦力,在社會心理學上,統稱為「關係場效應」。
 
50.月暈效應


又稱暈輪效應,是指在觀察某個人時,對於他的某種品質或特徵有鮮明的知覺,從而掩蓋了其他特徵。美國心理學家戴恩等人有個研究,讓被試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別是有魅力的、無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後讓被試者從與魅力無關的方面去評價這些人,如他們的職業、婚姻、能力等,結果發現,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評分都是最高的,無魅力者得分最低,這種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實際上就是光環效應的典型表現。很多班主任都有這樣的觀點,學生成績好,就樣樣都好;學生成績差,就覺得他一無是處。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學生特長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的閃光點得到別人的認可,受到別人的尊重,增強學生的自信。同時也應注意,雖然對學生偏愛一些是人之常情,但過分的偏愛或溺愛都會導致感情用事,對錯不分,有的還會一俊遮百丑,實際上對學生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51.過度理由效應


「過度理由效應」很容易發生在過分講究「1」和「0」角色分配的情侶身上。經常有一方抱怨自己的BF不懂得付出,只是一味地索取,而對方則不以為然地覺得這是作為「老公」應該盡的責任。究其原因,正是在於兩人的關係長期只是陷於單一的流向。一開始,作為「老公」的一方確立了自己「1」的角色以後,為了顯示自己男人的寬大肩膀用心呵護自己的愛人,不斷地從各個層面的付出,另一方則拚命地體現出自己的「小鳥依人」感。久而久之,「過度理由效應」便產生了作用,兩人不自覺地將情侶關係的定位留於淺表的「施予和獲得」這個利益層面的原因,而忽視了深層次的感情交流、生活適應和個性融合等等方面。最後,索取的一方的直接慾望越來越膨脹,而付出的一方往往到最後變得疲憊不堪。到分手時,一個會覺得對方自私自利、只為了得到好處而和自己在一起,另一個卻會一味地指責對方根本不愛自己或者另有他歡才不再對自己付出。 可以看出,「過度理由效應」常常更多在缺心眼的人身上體現。就像那個拋棄了原來的BF而毅然轉投日本男人懷抱的男孩一樣。若非看重了表面的外貌、長相等因素吸引,他也不可能做出如此重大的抉擇,絲毫不考慮真的東渡日本以後其他種種更為重要的後果。所以,單純的付出雖然能夠暫時保持表面上的火熱與緊密,但這同時也意味著分崩離析的前奏。一旦這種付出由於對方與日俱增的慾望而無法維繼時,那就預示著悲劇的上演,因為讓對方得以相信那個能維繫兩人關係的表面理由已不復存在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體驗:親朋好友幫助我們,我們不覺得奇怪,因為「他是我的親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當然他們會幫助我們;但是如果一個陌生人向我們伸出援手,我們卻會認為「這個人樂於助人」。


同樣,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無視對方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為「這是責任」、「這是義務」,而不是因為「愛」和「關心」;一旦外人對自己做出類似行為,則會認為這是「關心」,是「愛的表示」。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呢?這就是由於社會心理學上所說的「過度理由效應」。每個人都力圖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因而總是為行為尋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夠的原因,人們就很少再繼續找下去,而且,在尋找原因時,總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對行為做出解釋時,人們一般就不再去尋找內部的原因了。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在一個小鄉村裡休養,但附近卻住著一些十分頑皮的孩子,他們天天互相追逐打鬧,喧嘩的吵鬧聲使老人無法好好休息,在屢禁不止的情況下,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


他把孩子們都叫到一起,告訴他們誰叫的聲音越大,誰得到的報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據孩子們吵鬧的情況給予不同的獎勵。到孩子們已經習慣於獲取獎勵的時候,老人開始逐漸減少所給的獎勵,最後無論孩子們怎麼吵,老人一分錢也不給。


結果,孩子們認為受到的待遇越來越不公正,認為「不給錢了誰還給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聲吵鬧。
行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來解釋,那麼,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這種行為也將趨於終止,因此,如果我們希望某種行為得以保持,就不要給它足夠的外部理由。


公司老闆如果希望自己的職員努力工作,就不要給予職員太多的物質獎勵,而要讓職員認為他自己勤奮、上進,喜歡這份工作,喜歡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學習的家長,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錢和獎品去獎勵孩子的好成績,而要讓孩子覺得自己喜歡學習,學習是有趣的事


52.哈奇森效應


哈奇森是加拿大的一個業餘物理愛好者,他喜歡鼓搗一些奇怪的科學實驗,他的家裡擺滿了實驗用品。他可能與很多奇思妙想的科幻電影主角相似,唯一的不同只是,他這個人物並不是虛構的,他的實驗也不是。


1979年的一天,哈奇森正在研究泰斯拉縱波(尼古拉‧泰斯拉,無線電之父)。由於實驗場地有限,那些用來發射電磁場和波的設備,比如泰斯拉線圈、高頻發生器等等,只能勉強塞入到一個小屋子裡。哈奇森把所有機器都打開,然後安靜地等待著他的實驗結果。


故事就這樣開始了:哈奇森突然感到有個東西落在肩膀上,他斜眼一看,是塊金屬片,他也沒怎麼在意,把那金屬片扔了回去,它卻又飛了過來,打在他身上!這時哈奇森再觀察屋裡的其它動靜——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放在地上的一根大鐵棒竟然飛了起來,在空中懸浮了一秒鐘,然後「砰」的一聲,又摔到了地上!


發生了什麼?
為了搞清楚真相,哈奇森一次次地重複他的實驗,又有令人驚駭的現象發生。比如:物體持續飄浮起來,像木頭、塑料、泡沫塑料、銅、鋅,它們會在空中盤旋,來回穿梭,形成漩渦並且不斷升起,甚至有些物體會以驚人的速度自動拋出,撞擊到人身上。


但這樣的魔幻效應並不是時時都發生的,有時需要靜靜地等上好幾天的時間才能看到一次,而在大多數時間裡,沒有任何異常狀況發生。後來,通過對儀器不斷地變換位置,比如光譜分析器、磁力計、蓋格計數器(蓋格計數器其實是輻射探測器的一種,可用來測量肉眼看不見的帶電微粒)等儀器,哈奇森終於摸透了魔幻效應的「脾性」,可以很快製造出魔幻效應了。


進一步的實驗還發現:由水泥和石頭堆砌起來的屋子周圍會突然起火;鏡子自己碎裂,碎片能飛到100米之外!金屬會捲曲、破裂,甚至會碎成麵包屑狀的粉末;不同的金屬可以在室溫下熔合在一起,有的金屬可以變成果凍或泥的狀態,當儀器所產生的場被撤走後,它們會重新變硬;空中出現光束,緊接著無數光環顯現,與此同時,容器中的水開始打旋……


真是聞所未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無數人都爭搶著去看哈奇森的實驗。哈奇森還向人們展示了無數實驗中留下的樣品——那些被「劈」開的金屬、被彎曲了的粗大鋼條、從鋁塊中冒出來的硬幣……


53.海潮效應


海水因天體的引力而湧起,引力大則出現大潮,引力小則出現小潮,引力過弱則無潮。此乃海潮效應。人才與社會時代的關係也是這樣。社會需要人才,時代呼喚人才,人才便應運而生。依據這一效應,作為國家,要加大對人才的宣傳力度,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氣。對於一個單位來說,重要的是要通過調節對人才的待遇,以達到人才的合理配置,從而加大本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現在很多知名企業都提出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業激勵人。


54.海格力斯效應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跟我過不去,我也讓你不痛快」。被稱為「海格力斯效應」。這是指一對一的人際互動。這是一種人際間或群體間存在的怨怨相報、致使仇恨越來越深的社會心理效應。希臘神話故事中有位英雄大力士,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見腳邊有個像鼓起的袋子樣的東西,很難看,誨格力斯便踩了那東西一腳。誰知那東西不但沒被海格力斯一腳踩破,反而膨脹起來,並成倍成倍地加大,這激怒了英雄海格力斯。他順手操起—根碗口粗的木棒砸那個怪東西,好傢伙,那東西竟膨脹到把路也堵死了。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正在納悶,一位聖者走到海格力斯跟前對他說:「朋友.快別動它了,忘了它,離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會小如當初;你若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與你敵對到底。」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這個袋子,開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會自然消失;如果你與它過不去,加恨於它,它會加倍地報復。
 
55.赫洛克效應


心理學家赫洛克(E.B.Hunlock)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把被試分成四個等組,在四種不同誘因的情況下完成任務。第一組為表揚組,每次工作後予以表揚和鼓勵;第二組為受訓組,每
次工作後嚴加訓斥;第三組為被忽視組,不予評價只讓其靜聽其它兩組受表揚和挨批評;第四組為控制組,讓他們與前三組隔離,不予任何評價。結果工作成績是前三組均優於控
制組,受表揚組和受訓斥組明顯優於忽視組,而受表揚組的成績不斷上升。這個實驗表明:及時對工作結果進行評價,能強化工作動機,對工作起促進作用。適當表揚的效果明顯
優於批評,而批評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評價的好。


56.黑暗效應


在光線比較暗的場所,約會雙方彼此看不清對方表情,就很容易減少戒備感而產生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彼此產生親近的可能性就會遠遠高於光線比較亮的場所。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黑暗效應」。


有個這樣的案例:有一位男子鍾情於一位女子,但每次約會,他總覺得雙方談話不投機。有一天晚上,他約那位女子到一家光線比較暗的酒吧,結果這次談話融洽投機。從此以後,這位男子將約會的地點都選擇在光線比較暗的酒吧。幾次約會之後,他倆終於決定結下百年之好。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後的結論是,在正常情況下,一般的人都能根據對方和外界條件來決定自己應該掏出多少心裡話,特別是對還不十分瞭解但又願意繼續交往的人,既有一種戒備感,又會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好的方面盡量展示出來,把自己弱點和缺點盡量隱藏起來。因此,這時雙方就相對難以溝通。蝴蝶效應是指在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 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個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在以後的演講和論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詩意的蝴蝶。對於這個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個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蝴蝶效應通常用於天氣,股票市場等在一定時段難於預測的比較複雜的系統中。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捲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發人深省的「蝴蝶效應」。


57.華盛頓合作規律


華盛頓合作規律說的是:一個人敷衍了事,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這多少有點類似於「三個和尚」的故事。
人與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簡單相加,而是要複雜和微妙得多。在人與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一個人的能力都為1,那麼10個人合作的結果有時比10大得多,有時甚至比1還要小。因為人不是靜止的物,而更像方向不同的能量,相互推動時自然事半功倍,相互牴觸時則一事無成。
 
58.蝴蝶效應


先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茲(Lorenz)的發現談起。為了預報天氣,他用計算機求解仿真地球大氣的13個方程式。為了更細緻地考察結果,他把一個中間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而當他喝了杯咖啡以後回來再看時竟大吃一驚:本來很小的差異,結果卻偏離了十萬八千里!計算機沒有毛病,於是,洛倫茲(Lorenz)認定,他發現了新的現象:「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定性」,即:「混沌 」,又稱「蝴蝶效應」,亞洲蝴蝶拍拍翅膀,將使美洲幾個月後出現比狂風還厲害的龍捲風!這個發現非同小可,以致科學家都不理解,幾家科學雜誌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認為「違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確定的方程,結果也應相近才對,怎能大大遠離呢!線性,指量與量之間按比例、成直線的關係,在空間和時間上代表規則和光滑的運動;而非線性則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線的關係,代表不規則的運動和突變。


如問:兩個眼睛的視敏度是一個眼睛的幾倍?很容易想到的是兩倍,可實際是 6-10倍!這就是非線性:1+1不等於2。激光的生成就是非線性的!當外加電壓較小時,激光器猶如普通電燈,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當外加電壓達到某一定值時,會突然出現一種全新現象:受激原子好像聽到「向右看齊」的命令,發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單色光,就是激光。非線性的特點是:橫斷各個專業,滲透各個領域,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時時有。」 如:天體運動存在混沌;電、光與聲波的振蕩,會突陷混沌;地磁場在400萬年間,方向突變16次,也是由於混沌。甚至人類自己,原來都是非線性的:與傳統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腦電圖和心臟跳動並不是規則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現,混沌系統對外界的刺激反應,比非混沌系統快。由此可見,非線性就在我們身邊,躲也躲不掉了。 1979年12月,洛倫茲(Lorenz)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名聲遠揚了。


「蝴蝶效應」之所以令人著迷、令人激動、發人深省,不但在於其大膽的想像力和迷人的美學色彩,更在於其深刻的科學內涵和內在的哲學魅力。混沌理論認為在混沌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我們可以用在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對此作形象的說明。這首民謠說: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鬥;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存與亡的根本差別。這就是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所謂「蝴蝶效應」。有點不可思議,但是確實能夠造成這樣的惡果。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一定要防微杜漸,看似一些極微小的事情卻有可能造成集體內部的分崩離析,那時豈不是悔之晚矣?


橫過深谷的吊橋,常從一根細線拴個小石頭開始。


59.環境效應


當回憶時的情境和學習時所情境完全一樣時,記憶效果最佳。通常把這一現象稱為環境效應。如果你要在某一課堂進行考試,那麼在這個課堂裡學習材料比在圖書館或宿舍裡學習更為有利。這個概念是和刺激的泛化緊密相聯的。當然,環境是指一個人學習和回憶時的周圍情境,如房子的大小、牆壁的顏色、噪音的量等等。近來,這個概念已經擴大到包括學習者學習和回憶時的生理狀態。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的身體也是他所處環境的一部分。因此,為了得到最佳的記憶,產生積極的環境效應,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在學習和回憶時也應盡可能地相似。
 
60.霍布森選擇效應


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販馬時,把馬匹放出來供顧客挑選,但附加一個條件即只許挑選最靠近門邊的那匹馬。顯然,加上這個條件實際上就等於不讓挑選。對這種沒有選擇餘地的所謂「選擇」,後人譏諷為「霍布森選擇效應」。
 
社會心理學家指出:誰如果陷入「霍布森選擇效應」的困境,就不可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簡單:好與壞、優與劣,都是在對比選擇中產生的,只有擬定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方案供對比選擇、判斷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種判斷只需要說「是」或「非」的話,這能算是判斷嗎?只有在許多可供對比選擇的方案中進行研究,並能夠在對其瞭解的基礎上判斷,才算得上判斷。因此,沒有選擇餘地的「選擇」,就等於無法判斷,就等於扼殺創造。


心理學上的一種實驗者效應。20世紀20--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者效應,稱霍桑效應。


實驗的第一階段是從1924年11月開始的工作條件和生產效益的關係,設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結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實驗組產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變的控制組產量也增加。另外,有試驗了工資報酬、工間休息時間、每日工作長度和每週工作天數等因素,也看不出這些工作條件對生產效益有何直接影響。第二階段的試驗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梅奧領導的,著重研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的關係,結果發現生產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被實驗者在精神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參加試驗的工人被置於專門的實驗室並由研究人員領導,其社會狀況發生了變化,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從而形成了參與試驗的感覺,覺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從而使工人從社會角度方面被激勵,促進產量上升。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當同學或自己受到公眾的關注或注視時,學習和交往的效率就會大大增加。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明白什麼樣的行為才是同學和老師所接受和讚賞的,我們只有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讚賞,也才可能讓我們的學習不斷進步,充滿自信!


61.霍桑效應


在美國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具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製度等,但工人們仍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很不理想。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組織了一個由心理學家等多方面專家參加的研究小組,在該工廠開展一系列試驗研究。這一系列試驗研究的中心課題是生產效率與工作物質條件之間的相互關係。這一系列試驗研究中有個「談話試驗」,即用兩年多的時間,專家們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規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並做詳細記錄;對工人的不滿意見不准反駁和訓斥。這一「談話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量大幅度提高。這是由於工人長期以來對工廠的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諸多不滿,無處發洩,「談話試驗」使他們這些不滿都發洩出來,從而感到心情舒暢,幹勁倍增。社會心理學家將這種奇妙的現象稱為「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人在一生中會產生數不清的意願和情緒,但最終能實現能滿足的卻為數不多。對那些未能實現的意願和未能滿足的情緒,切莫壓制下去,而要千方百計地讓它宣洩出來,這對人的身心和工作都有利。據載:如今有單位專門設立「牢騷室」,這正是「霍桑效應」於管理之應用。


62.棘輪效應


商朝時,紂王登位之初,天下人都認為這位精明的國君的治理下,商朝的江山一定會堅如磐石。
有一天,紂王命人用象牙做了一雙筷子,十分高興地使用這雙象牙筷子就餐。他的叔父箕子見了,勸他收藏起來,而紂王卻滿不在乎,滿朝文武大臣也不以為然,認為這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


箕子為此憂心忡忡,有的大臣莫名其妙地問他原因,箕子回答說:「紂王用象牙做筷子,必定再不會用土製的瓦罐盛湯裝飯,肯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和美玉製成的飯碗;有了象牙筷、犀牛角杯和美玉碗,難道還會用它來吃粗茶淡飯和豆子煮的湯嗎?大王的餐桌從此頓頓都要擺上美酒佳餚了;吃的是美酒佳餚,穿的自然要綾羅綢緞,住的就要求富麗堂皇,還要大興土木築起樓台亭閣以便取樂了。對這樣的後果我覺得不寒而慄。」


僅僅5年時間,箕子的預言果然應驗了,商紂王瓷意驕奢,便斷送了商湯綿延500年的江山。
在上面的故事中,箕子對紂王使用象牙筷子的評價,運用了現代經濟學一種消費效應--棘輪效應。


所謂棘輪效應,又稱制輪作用,是指人的消費習慣形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即易於向上調整,而難於向下調整。尤其是在短期內消費是不可逆的,其習慣效應較大。這種習慣效應,使消費取決於相對收入,即相對於自己過去的高峰收入。


 這一效應是經濟學家杜森貝提出的。古典經濟學家凱恩斯主張消費是可逆的,即絕對收入水平變動必然立即引起消費水平的變化。針對這一觀點,杜森貝認為這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消費決策不可能是一種理想的計劃,它還取決於消費習慣。這種消費習慣受許多因素影響,如生理和社會需要、個人的經歷、個人經歷的後果等。特別是個人在收入最高期所達到的消費標準對消費習慣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實際上棘輪效應可以用宋代政治家和文學家司馬光一句著名的話來概括: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句話出自他寫給兒子司馬康的一封家書《訓儉示康》中,除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著名論斷,他還說:「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司馬光秉承清白家風,不喜奢侈浪費,倡導儉樸為美,他寫此家書的目的在於告誡兒子不可沾染紈褲之氣,保持儉樸清廉的家庭傳統。


在物質不再匱乏,生活必需品不再靠計劃供應的今天,在保健品、營養品、吃飯穿衣以及文娛活動極其豐富的家庭生活環境裡,再提「由奢入儉」是不是有些不合時宜。
誠然,棘輪效應是出於人的一種本性,人生而有欲,「饑而欲食,寒而欲曖」,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慾望。人有了慾望就會千方百計地尋求滿足。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們對於慾望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縱,對於過度的及至貪得無厭的奢求,必須加以節制。如果對自己的慾望不加限制的話,過度地放縱奢侈,沒能培養儉僕的生活習慣,必然會使自古「富不過三代」之說就成了必然,就必然出現「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的情況。


西方一些成功企業家雖家境富裕,但依然對子女要求極嚴,從不給孩子更多的零花錢,甚至寒暑假還讓孩子四處打工。這些成功企業家並不是苛求子女能為自己多賺一點錢,而是希望子女懂得每一分錢的來之不易,懂得儉僕和自立。


這一點在比爾‧蓋茨的身上體現尤為明顯。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個人資產總額達460億美元。但是他在巴黎接受當地媒體採訪時說,將要把自己的巨額遺產返還給社會,用於慈善事業,而只給三個子女繼承區區幾百萬美金比爾‧蓋茨的慈善事業始於1993年秋天。當時,他和後來成為他妻子的梅琳達等人到非洲旅遊,當地人民的極度貧困激起蓋茨心靈的震顫。蓋茨感慨之餘,建立了9400萬美元的基金會。


2000年1月,蓋茨將原先的兩個基金會合併,組成了「比爾與梅琳達基金會」。這一基金會由父親老蓋茨統領,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會,總額高達240億美元。老蓋茨說,他的退休生活其樂無窮。他大部分時間都用在「揮霍」兒子賺來的財富上,把這些錢拿來捐贈給全球各地的醫療和教育計劃。


蓋茨夫婦曾經表示,他們死後,只有幾百萬美元的遺產會屬於自己的孩子,其他部分,將都捐給慈善事業。有記者好奇地問梅林達,難道不擔心將來孩子們會因此而恨他們嗎?梅林達回答道:「他們三人現在還小,我現在只能和他們談談吃的、穿的東西。將來,他們肯定會得到一些財產,不過我們會等他們長大些再跟他們談這個。我們相信,如果父母的教育得法,孩子們對待財富的看法不會和我們不同。」


蓋茨認為,擁有很多不勞而獲的財富,對於一個站在人生起跑點的子女來說並不是件好事,他覺得子女的人生和潛力應和出身的富貴和貧寒無關。比爾?蓋茨稱 ,他和妻子耳濡目染在健康、教育、研究等領域還存在著的很多不平等現象。因此,決定將自己的財產用於解除這樣的不平等上。他還希望其他有錢人也能夠將自己的財產回歸社會、用於解決社會上存在的不平等。


從社會的角度業說,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不能放任棘輪效應任意發揮作用,無限制地利用資源來滿足人類無盡的慾望。有一位作家曾經把那些過度使用資源的人類個體比作癌細胞--「我們常以為癌細胞是不健康的細胞,其實不然,癌細胞是最健康、最有活力的,別的細胞雖然會分裂,但分裂會有止境。癌細胞的分裂永遠不會停止。不斷的分裂需要養分,但是人的養分有限,癌細胞的不斷分裂最後將其它正常細胞的養分吸取得一乾二淨。


……因為太健康,所以我們吃得多。因為有錢,所以我們消耗掉大量能源。可是,地球上就這麼多資源,我們用得多,其它人類就倒霉了。


百分之八十的資源,由百分之二十的人類消耗掉。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我們這樣地吃遠洋的魚,全地球海裡的魚只夠我們吃一天。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我們一樣地享受,地球上的資, 源能撐多久?」


但是從社會人文的角度來考察,卻存在著一個奇怪的悖論,那就是:雖然癌細胞無論對人體還是社會都造成巨大的負擔,在我們的身邊卻到處充斥著一種尊崇「癌細胞」的文化,
那些如正常細胞一樣進行次數有限的成長者,即使周圍養分充足,仍會彼此聯絡,以決定是否自我限制。這些人被我們視為是一些無能無為的「弱者」,而那些與此相對的所謂「強者」,卻像癌細胞一樣缺乏正常細胞具有的抑制機制,會不顧週遭環境,無止盡的擴張和成長。他們一有機會就會脫離原有的環境,移轉到其它地方發展新天地,他們揮霍著人類社會大部分的資源營養,並且一有機會就會攻擊那些對社會進行必要調整的活動。


這樣的「強者」中,無時無刻不生活在對資源的巨大浪費之中,卻被尊為時代的英雄,最可悲的是,人們尊崇他們並不是因為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和付出,卻是因為他們一擲千金的豪氣、窮奢極侈的揮霍……


研究棘輪效應的負面作用,可以盡可能降低我們這個世界上「癌細胞」的數量,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也更加穩定地發展。


63.緘默效應


在人際交往中,做到基本上不使用強迫手段並不難。人們雖然會在皮鞭面前屈服,可那不過是表面上的服從,內心卻充滿了反叛、仇恨的複雜感情。不僅在感情上,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著正確信息的傳播受到限制的現象。對統治者,人們大都願意挑對方喜歡的、迎合對方的話來說,盡量避免說讓對方不快或有可能降低自身價值的話。


這就叫"緘默(MUM)效應"。職員在工作上犯了錯誤後因為害怕上司的威嚴而保持"緘默",這樣上司便得不到正確的信息,結果就會因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而造成日後的重大損失。


從長遠考慮,無論是在感情上還是在工作上都應盡量不使用強制手段。但對於上司或父母、教師等身份的人來說,強制手段不失為一種對下屬或晚輩、學生發揮作用的簡單快捷的好辦法。同時,越是對自己的才幹和人格魅力沒有信心的人越會行使強制手段,因為他們自認為沒有其他行之有效的辦法去說服別人。


就像風和太陽的寓言所講的那樣,光靠猛烈的暴風雨是掀不掉人身上的衣服的,而平時以禮相待,在認為有必要發作時點到為止,這才是最有效的。


64.獎懲效應


獎勵和懲罰是對學生行為的外部強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過影響學生的自身評價,能對學生的心理產生重大影響,由獎懲所帶來的行為的強化或弱化就叫做獎懲效應。心理學實驗證明,表揚、鼓勵和信任,往往能激發一個人的自尊心和上進心。但獎勵學生的原則應是精神獎勵重於物質獎勵,否則易造成"為錢而學"、"為班主任而學"的心態。同時獎勵要抓住時機,掌握分寸,不斷升化。當然"沒有懲罰就沒有教育",必要的懲罰是控制學生行為的有效信號。懲罰時用語要得體、適度、就事論事,使學生明白為什麼受罰和怎樣改過。同時還應注意的是獎懲的頻率,從心理學的研究結果看,當獎懲的比例為5:1時往往效果最好。


65.結伴效應


是指兩個人或幾個人結伴從事相同的一項活動時(並不進行競賽)相互之間會產生刺激作用,提高活動效率。例如:學生在一起作作業比獨立完成作業的效率高。 可以相應組成學習小組。教師應注意課上的效率,注意時間分配。…


66.進門坎效應


在心理學中,「進門坎效應」指的是如果一個人接受了他人的微不足道的一個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或是想給他人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極有可能接受其更大的要求。關於這個效應的理論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與弗雷瑟在實驗中提出的。實驗過程是這樣的:實驗者讓助手到兩個居民區勸說人們在房前豎一塊寫有「小心駕駛」的大標語牌。他們在第一個居民區直接向人們提出這個要求,結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絕,接受的僅為被要求者的17%。而在第二個居民區,實驗者先請求眾居民在一份贊成安全行駛的請願書上簽字,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幾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辦了。他們在幾周後再向這些居民提出豎牌的有關要求,這次的接受者竟佔被要求者的55%。為什麼同樣都是豎牌的要求,卻會產生如此截然不同的結果呢?


研究者認為,人們拒絕難以做到的或違反個人意願的請求是很自然的,但一個人若是對於某種小請求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就會增加同意這種要求的傾向;而當他捲入了這項活動的一小部分以後,便會產生自己以行動來符合所被要求的各種知覺或態度。這時如果他拒絕後來的更大要求,自己就會出現認知上的不協調,而恢復協調的內部壓力會支使他繼續幹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幫助,並使態度的改變成為持續的過程。運用這個方法來使別人接受自己的要求的現象,心理學上叫做「進門坎技術」。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運用這樣的技巧來與人們進行溝通,就可能更易於得到對方的配合與支持。比如:交警在執勤時,發現有人違章駕駛,截停違章司機後用嚴厲的言語訓斥他,或粗暴地責令其交出駕駛執照以登記罰款,這樣的態度很容易造成司機心理上的牴觸,從而人為地增加了工作的難度。這時,不妨考慮根據「進門坎效應」的原則,換一種溝通方式與司機進行交流。這裡提供一種思路供參考:如截停當事人後,首先微笑並敬禮示意,再對他進行簡短的交通安全常識宣傳,然後指出其屬於哪一種違章,可能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盡量從當事人自身安全的角度來勸說,使他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過錯。


最好還能配合使用小的宣傳彩頁或安全常識小卡片,讓市民清楚知道自己違反了哪一條駕駛規則,設計一套「友情提示卡通圖案」讓他從所犯錯誤的「肇事者」卡通系列貼紙裡選取相應的那種貼在方向盤上,以便在以後的駕駛中隨時提醒自己不要違反交通規則。這樣的方法既能達到教育管理的目的,又能在和諧的氛圍中形成比較良好的警民關係。即使必須採取罰款等措施的,經過這樣的鋪墊,也有利於使對方心悅誠服,採取主動配合的態度。


其實「進門坎效應」也能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得到運用,這需要我們慢慢去摸索和體驗。可以在與周圍人們的交往中使用,讓他人從心底裡願意接受你提出的觀點。在實際生活裡靈活地用好這個心理學小原理,經由溝通交往的過程,一步步地邁進他人的「心田」,給對方留下親切友好的印象


67.禁果效應


"禁果"一詞源於《聖經》,它講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樹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貶到人間,這種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現象,稱之為"禁果"效應。由於青少年處在特殊的發育期,好奇心強,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現禁果效應。它給我們的啟示有兩個:1不要把不好的東西當成禁果,人為地增加對學生的吸引力。2要把學生不喜歡而又有價值的事情人為地變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68.近因效應


一 由於最近瞭解的東西掩蓋了對某人一貫瞭解的心理現象叫做近因效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對陌生人的知覺,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對於熟悉的人,對他們的新異表現容易產生近因效應。近因效應在學生交往中也是常見的,例如兩個學生本來相處得很好,甲對乙堪稱關懷備至,可是卻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這就屬於近因效應的作用。同樣,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終給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這就要求班主任一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強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斷鼓勵學生進步,讓學生能以新的姿態展現在外人面前,不斷激勵學生進步。


二 所謂近因效應,指的是在交往過程中最近一次接觸給人留下的印象對社會知覺的影響作用。
首因效應一般在對陌生人的知覺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應則在熟悉的人之間起重要作用。在經常接觸、長期共事的人之間,彼此之間往往都將對方的最後一次印象作為認識與評價的依據。並常常使彼此的人際交往和人際關係發生質和量的變化。現實生活中的友誼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絕交等,都與近因效應有關。


近因效應使我們僅僅根據人的一時一事去評價一個人或人際關係,割裂了歷史與現實、現象與本質的關係,妨礙我們客觀地、歷史地看待人和客觀事實,常常造XXXXX與人之間的心理衝突,影響了我們對人和事作出客觀、正確的評價和判斷,對我們的實際工作和生活有著消極的影響。


69.金魚缸法則
 
金魚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論從哪個角度觀察,裡面的情況都一清二楚。
 
「金魚缸」法則運用到單位管理中,就是要求領導者增加單位各項工作的透明度。單位的各項工作有了透明度,領導者的行為就會置於全體下屬的監督之下,就會有效地防止領導者享受特權、濫用權力,從而強化領導者的自我約束機制。
 
務必記住:透明公開是防止腐敗和不正之風的法寶之一。

70.競爭優勢效應


在雙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時候,人們也往往會優先選擇競爭,而不是選擇對雙方都有利的「合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ghtcho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