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KITTY發了一篇文章,第一個回應則是沒看到殺價技巧而有點失望,當然,KITTY必須在提到技巧前,先把一些因素闡明,那些因素都明白了,用得到談判技巧時,才不會漫無目的。
以下是上次的發文:
http://forum.ruten.com.tw/replylist.php?article=1087980
KITTY:談判在於心理,而心理上取勝了,則談判無不成功。
買方議價的主要目的是以最少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利益。
賣方銷售則是以最少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利潤。
兩者有共同點,就是以最少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只是立場不同;那麼平衡點在嗎裡?
買方必須要了解以下的事情:
賣方的商品對賣方來說,是追求利潤還是急於脫手?
後者是當賣方是急於脫手,那麼心理上是急著要將商品出售,在價碼上就容易取得下降的空間,但是,賣方並不是沒有底價的,而試探性的詢問前,自己要對這項商品的價格有點了解,不可能一件一萬元的商品,因為賣方急於脫售,而價到三千元,除非商品有問題。
前者則買方必須了解商品可能的成本約在哪一個價位,當然也許大多數人不知道,但可由市場上的價格去判斷。
所以買方要談判前,必須先了解商品價格及其價值,而在賣方的希望價格中,找出可議價的空間。
通常賣方訂定的價格是最大利益的價格,而買方則是要抓住賣方的急售心理而討價一番,但切記,再怎麼急,都不可能低過自己的底價,主要也在於網拍的價格比市價還低,買家要討便宜就該把已經比市價便宜的部份算進去,這樣才不會變成無理的殺價,而失去撿便宜的機會。
而對追求利潤的賣家,則是要試著把賣家利潤轉為買家花費最少的最大利潤,而這些都是要有點了解的,並不是我認為想要什麼價格買,就用什麼價格去談,那麼肯定無法談妥的。
例如:以下只是假設,成本的部份KITTY並不用通常的成數計算
假設一件衣服市價300元,成本120元,而有位店家,為了各種原因,把價格壓到200元,運費50元,此時身為買家的您若要再殺價,您會用什麼方法?
一個是以量制價,當賣方的利潤到達一定的程度,自然會降價,但是如果沒有呢?
一個是試圖減少賣方的利潤,最常見的詢問法是,200含郵可以嗎?
試著由賣方的想法去思考:
1. 商品價格已經比市價少100元,而多出的50元是運輸業拿去的,賣方又沒賺到,現在連寄送費用都要算在賣方頭上,那麼賣方的計算就會變成:
250元變成200含郵,那麼不是談判商品價格,而是要免費運送,則賣方原本可以賺80元的,但送運費,則變成只賺30元;再加上運費成本高達50元,那麼就心理上來說,就會虧本20元。
因為50元原本是買方出,但現在變成賣方出,那麼這中間就變成50元*2=100元
而預計利潤為80元,但因為多花了100元,則虧本20元,而不是賺了30元,這是很微妙的心理因素。
買家不妨試著用賣家的心理去計算一下。
2. 如果變成:
親愛的賣家,不知道您的商品能不能算我便宜一點,150元呢?郵資的部份我出。
一樣200元含郵,但賣家的心理上的感覺就不大一樣了,會變成:
200元打七五折,還賺30元
因為郵資是買方出的,自己並沒有吃虧。
一樣的200含郵,但心理因素差距很大。
當然這只是假設數據,而有時候七五折是會殺到成本的,那當然賣方也不可能答應,除非是打算賠本拿回多少算多少。
還想知道怎麼殺價嗎?
KITTY有空再把一些所遇到的情形,用商業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明自己的想法。
留言列表